别焦虑,厦门平均买房年龄35+

2021-08-16 吉庆

贝壳研究院发布《2021年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》,从置业特征、居住竞争力、居住负担及移民城市等角度出发,对大城市人群的居住生态进行客观描述,以期待向政府、公众描绘出相对形象的城市居住画像。

购房年龄:一线城市置业年龄明显偏高


报告研究数据发现,无论是新房,还是二手房,一线城市置业人群年龄普遍偏高。就二手房而言,一线城市购房平均年龄约为36.6岁,高出新一线城市1.6岁,高出二线城市0.6岁;就新房而言,一线城市购房平均年龄约为37.2岁,高出新一线城市3.2岁,高出二线城市2.7岁。受限于较高的“上车”门槛,一线城市客群购房压力较大,往往需要掏空“6个钱包”才能实现“上车”梦想,因此,反映在年龄结构上,一线城市的置业年龄明显偏高。


不同城市能级置业年龄对比情况


报告指出,从新房市场看,新房购房年龄相对较高的城市为珠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宁波及上海等。对于北京、深圳及上海而言,新房购房成本相对较高且多为置换人群购置,因此置业人群年龄延迟比较明显。其中厦门二手房平均年龄36.6岁,新房为35.8岁,在这项指标上差距不明显。


部分城市购房客群年龄对比


居室结构:两居室小户型为主力交易户型


“七普”数据显示,我国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。除了受到人口流动,独生子女政策,婚姻观念改变因素影响外,生育率下降、失独家庭增多及主动独居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。贝壳研究院以35个城市为研究样本,按户型结构统计成交百分占比情况。研究发现,两居室成为主力交易户型。


报告指出,以北京、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,两居室成交占比也比较高,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购房压力,需求端更“愿意”选择“高单价-低总价”的小户型房源。厦门小户型(一居室、二居室)占比过半,主要原因同样是受限于购房压力。


部分城市成交户型占比情况


居住竞争力:一线城市指数明显高于新一线及二线城市


贝壳研究院基于2020年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模型,对指标维度进行了部分更新,同时将城市范围扩充到35城,其中包括4个一线城市、15个新一线城市及16个二线城市,测算出了21年度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。


分城市级别看,一线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明显高于新一线及二线城市。一线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均值为85.5、新一线城市约为70.2、二线城市约为63.2。一线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明显较高,并且随着城市能级下降,该指数也依次下降,两者表现出强相关关系。


如果从区域格局看,粤港澳大湾区的居住竞争力指数第一,为78.0;成渝(成都、重庆)和海峡西岸城市群(福州和厦门)则紧随其后,城市竞争力指数约为76.7及73.7。


部分城市竞争力指数分布情况


居住负担:深京沪亚厦居住负担较高


贝壳研究院通过公开整理的数据,搭建了指标模型,并定义了居住负担指数,统计全国114个城市的居住负担情况。

总体来看,114个城市中,居住负担较高的前十个城市包括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三亚、厦门、杭州、广州、珠海、天津及嘉兴。其中,深圳居住负担居于首位,其次是北京及上海。


分城市级别看,一线城市居住负担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级别,一线城市居住负担指数算数平均数约为89.1,新一线城市约为65.2,二线城市约为63.5,三线城市约为59.3,四线城市约为55.1。表现出的特征为,城市级别越高,居住负担相应越高。


对于新青年群体而言,面对一线城市相对高企的上车门槛,新一线城市的居住负担相对较低,同时受益于近年来人才吸引政策的支持,新一线城市持续吸引高端人才的涌入。伴随着人才涌入,也带来了购房需求,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影响下,那些人才涌入较多的城市,房地产市场保持着较高活力。


对于厦门而言,它对周边人口有虹吸效应,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居住成本,居住负担指数相对于其他城市较高。


居住负担指数TOP20城市


报告统计发现,二线城市中,厦门、福州、珠海、嘉兴及廊坊等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高,其中,厦门房价收入比为20.7,厦门属于旅游型城市,对省内城市有明显的虹吸效应,购房需求较大但供应相对不足,导致房价增长过快,与城市基本面发展产生显著背离。



数据说明:

报告所使用数据来源包括两部分,一部分是贝壳研究院公开采集,并且数据均经过脱敏出来,另一部分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的随机调研,有效回采样本量9042份,采集时间为2021年4月20日-2020年4月30日。报告仅是简报,所使用数据为不完全抽样数据及在线调研数据,并不代表真实数据,且并未进行深入数据研究。